【文化中国行】探秘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新华网
新闻
2024 08/22 12:05:17
来源:新华网

【文化中国行】探秘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

字体:

新华网西宁8月22日电(鱼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滔滔黄河在流经上游谷地时与其支流湟水河、大通河共同滋养出一片富饶肥沃的土地,史称‘三河间’,这就是河湟地区……”8月21日,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讲解员正在向“文化中国行”之走进大美青海全国重点媒体采访活动的媒体记者介绍道。

采访团在河湟文化博物馆参观。新华网 鱼昊 摄

河湟文化博物馆位于海东市乐都区,于2023年7月3日正式建成运行,是海东市第一座以区域性历史文化为背景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也讲述着各民族古往今来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据了解,河湟文化博物馆展览空间由序厅和4大展厅组成,展示有石器、玉器、骨器、木器、陶器、瓷器、铜器、金器、银器、铁器、纺织、纸质等17类1180件(套)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5件。序厅中央以立体沙盘展现河湟地域范围和自然环境,中央垂幕示意黄河四大文化,左右两侧墙面设计彩陶墙放置374件柳湾出土的彩陶,用于展示“彩陶故里”文化名片,凸显河湟文化的厚重和大气。

河湟文化博物馆内的文物。新华网 鱼昊 摄

形态多样、图案缤纷的彩陶文物是河湟文化博物馆的一大亮点。“青海彩陶文化举世闻名,位于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的柳湾遗址有‘彩陶王国’的美誉。”馆内讲解员介绍,柳湾遗址出土彩陶近2万件,包括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4种文化类型,全面反映了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彩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彩陶造型之多样、构图之精美、风格之独特令人惊叹。

“4000年前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享有‘天下第一碗面’的盛誉,‘青海拉面’的传承也有迹可循……”讲解员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继续参观。

在这里,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拉乙亥遗址文化遗存,到中原仰韶文化西进河湟区域,马家窑、宗日文化在黄河上游地带崛起,再到金石熔铸中的齐家文化,卡约、辛店、诺木洪文化;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安达其哈村进行考古发掘的安达其哈遗址,到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乐都柳湾墓地遗址等不同形制的墓葬复原,全方位多角度向世人呈现了古时河湟地区先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并由原始狩猎生活逐渐发展到农耕和畜牧的种种表现。

采访团记者拍摄河湟文化博物馆。新华网 鱼昊 摄

河湟文化博物馆馆长赵元杰介绍,河湟文化是黄河上游历代先民生产生活中积淀的文明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世居河湟地区的各民族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共同生存、共同生产、共同开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河湟文化,在促进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河湟文化研究、文物展示展览等重点工作,并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小学院校的合作,让河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完)

【纠错】 【责任编辑: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