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可可西里的“精灵”——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⑧-新华网
新闻
2024 12/03 09:30:23
来源:青海日报

守护可可西里的“精灵”——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⑧

字体:

  提到可可西里,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空旷、高寒、冷清”这些词汇,而在海拔4479米的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有一群康巴汉子用温情书写着他们和藏羚羊幼仔的暖心故事,续写着发生在可可西里的“生命接力”。

  “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这里是青海可可西里,请呵护好这片人间净土。”

  11月19日,晨光熹微,从格尔木市出发驱车前往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清晨的草地上结了一层薄霜,路上只有运输物资的货车车队。太阳缓缓升起,雪山轮廓渐渐浮现,溪边藏野驴成群结伴,从车窗望去草场深处的野牦牛只有黑豆大小。

  驱车200多公里,我们来到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门口金色镂空的藏羚羊头雕塑昂首挺拔,两只角修长优雅,眼睛“凝视”着前方广袤的大地。

  索南达杰保护站是以“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的名字而命名,是可可西里建立的第一座保护站,也是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除了接待游客、清理垃圾、进山巡护,保护和救助藏羚羊也是保护站的一项重要职责。

  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会千里跋涉,迁徙到可可西里腹地太阳湖、卓乃湖一带产仔,产完幼仔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回迁时掉队的、身体虚弱的、过不去河的小藏羚羊便会被保护站巡山队员带回来喂养。

  “刚出生不久的小羊只有几斤,抱在怀里热乎乎的,像小孩一样。”25岁的藏族小伙才仁洛松去年刚来到保护站工作,还没有过巡山经历,但小羊的吃喝拉撒都是他负责,同事都叫他藏羚羊“奶爸”。

  “刚开始,小羊每天需要喂4顿牛奶,4个月大长牙了就能吃草,每天只用喂1顿,6个月以后就不用喂了。”对于喂奶,听起来轻轻松松,却有着很多门道。

  每天下午四点是小羊“吃奶”时间,两点半左右,才仁洛松和同事江措就开始准备了。从库房拿出一箱纯牛奶,一盒一盒剪开倒入茶壶,开火煮沸。等待牛奶烧开的时间两人开始给奶瓶“消毒”,用沸水浸泡冲洗、擦干。牛奶煮沸后接一盆凉水放在室外,将茶壶放置凉水中,揭开壶盖,给牛奶“降温”。等待二十分钟左右,用手背试试牛奶温度,紧接着将凉好的牛奶依次灌入奶瓶。

  才仁洛松和江措提着装奶瓶的小竹筐来到养护小藏羚羊的围栏内。小藏羚羊远远看见两人,“咩、咩、咩……”地向两人跑去,围着两人用头亲昵地顶着,好像在撒娇。

  “你已经喝够了,不能再抢了。”小家伙长得都差不多,才仁洛松却能记住哪只喝了哪只没喝,给没喝到奶的小羊精准投喂。

  吃奶队伍中有只小羊看起来格外不同,毛色呈灰褐色,屁股上有一块较大的白色臀斑,好像在“比心”。江措说,这是五道梁保护站救助的藏原羚,当时腿受伤了,简单包扎后被送过来饲养。

  江措给这只藏原羚单独留了一瓶奶,“它‘抢’不过小藏羚羊,需要格外关照。”

  小羊吃饱了奶,兴奋地跟在“奶爸”身后,直到他们走远,才结伴向草场深处跑去。

  在巡山队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下,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7万多只。

  偶尔也会有路过的游客质疑:“守在这片草滩上能干什么?”才仁洛松说:“能让落单的藏羚羊回归大部队,就是巡山队员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记者 王玉莹 张多钧 才贡加)

【纠错】 【责任编辑:鱼昊】